學術顧問

學術顧問(按姓氏筆劃排序)


朱壽桐(澳門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、歷任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、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)
  • 1958年生,江蘇省大豐市人。文學博士,中國作家協會會員,澳門大學中文系教授、系主任,博士生導師。歷任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、南京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所副所長,浙江師範大學文學研究所所長,廣東省「珠江學者」特聘教授、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、暨南大學現代文學研究中心主任,曾任江蘇省政協委員、江蘇省政協文史委員會委員。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。曾任韓國崇實大學、日本九州大學、臺灣佛光大學和澳門科技大學客座教授,在內地多所高校任兼職教授或研究員。因參與學術交流活動到訪過奧地利、俄羅斯、斯洛伐克、義大利、法國、丹麥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等國以及香港地區的一些著名大學。專攻中國現代文學,出版過《新月派的紳士風情》、《創造社的文學傾向》、《中國現代文學範疇論》、《朱壽桐論戲劇》等專著,主持過《中國現代主義文學史》和《中國現代浪漫主義文學史論》等大型專案研究。

何廣棪(前台灣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所長、現任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、新亞研究所教授)
  • 1940年於香港出生,祖籍廣東省鶴山縣,字碩堂,號弘齋。香港新亞研究所博士,現任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、新亞研究所教授,前台灣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所長。早歲研究李清照、敦煌瓜沙史料,頗有著述。對經史之學、顧炎武、錢大昕乃至陳寅恪、楊樹達等亦多研究。著有《李清照研究》、《李易安集繫年校箋》、《陳振孫之生平及其著述研究》、《宋詞賞心錄校評》、《碩堂文存五編》等。

李國明(香港《嶺雅》詩刊執行編輯、著名書畫家)
  • 世居廣東省鶴山之桃源鄉,因自號桃源鄉人。一九四六年生於原籍。一九七五年定居香港。著有《李國明小品》、《李國明梅花冊》、《李國明書畫集》、《晴軒詩詞皕首》。曾任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、中文大學校外進修學院書畫詩詞導師。現為香港《嶺雅詩刊》執行編輯。

杜若鴻(香港大學漢語中心副研究總監、香港新詩學會會長、美國IWA國際作家藝術家協會終身會員)
  • 香港詩人、柳永詞研究專家。於香港大學先後獲法律學士和哲學博士學位。筆名「若鴻」二字出自曹植《洛神賦》「翩若驚鴻,婉若游龍」。又取自東坡詩意:「人生到處知何似?應似飛鴻踏雪泥。泥上偶然留指爪,鴻飛哪復計東西?」為香港詩詞學會顧問、香港新詩學會會長、美國IWA國際作家藝術家協會終身會員,獲「世界漢詩藝術家榮譽勳章」。在中港臺出版著作包括《柳永及其詞之論衡》、《若鴻的詩》、《港大詩影——許我一個奇迹》、《西湖之夢》及電子書系列《情慟》、《煙雨中的芳霏》、《此情可待成詩憶》等二十餘種。

陳志清(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講師)
  • 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講師。歷任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舉辦全港詩詞創作比賽評判。著有《鑒塘詩草》、《南音粵謳的詞律曲韻》、《粵曲韻轍及文字譜探微》等。

梁新榮〔秀實〕(香港詩歌協會會長、香港圓桌詩社社長、《圓桌》詩刊主編、香港作家聯會理事
  • 廣東番禺人。生於香港。香港作家。曾獲市政局中文文學創作獎及世界華文詩歌大獎。現任香港詩歌協會會長、香港圓桌詩社社長、《圓桌》詩刊主編、香港作家聯會理事,香港散文詩學會副會長等。有詩集《鳥圖說》、《假如你坐在對面》、《天空之城》、《秋扇》;散文集《小鎮一夜蟲喧》、《星夜》、《福永書簡》;小說集《筠子的尾指》、《某個休士頓女子》;評論集《我捉著了飛翔的尾巴》、《文本透視》、《散文詩的蛹與蝶》等十餘種著作。作品《星夜》為中學中國語文課程參考書籍。於「詩生活」網站上有專欄「空洞盒子」。

單周堯香港能仁書院副校長(學術)暨中文系主任,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榮譽教授、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院士等)
  • 祖籍廣東東莞,1947年生於香港,字文農,號勉齋,五十以後又號澹齋,室名薄怒齋。香港大學哲學博士。自1975年起,即任職於香港大學中文系(現稱中文學院),講授《左傳》、文字學、音韻學等課程,研究範圍包括文字學、音韻學、訓詁學、出土文獻、粵方言、《左傳》等。1981-1982年,游學英國,任英國里茲大學訪問學人。1987年,任第一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召集人。1994年,與美國史丹福大學王靖宇教授聯合召開第一屆《左傳》國際學術研討會。1998-2007年,任香港大學中文系及升格後之中文學院主任。2005年,榮獲香港大學頒授「明德教授席──陳漢賢伉儷基金中文教授」。2006年,榮獲香港大學「最佳論文指導獎(Outstanding Supervisor Award)」。現任香港能仁書院副校長(學術)暨中文系主任,兼任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榮譽教授、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院士、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學術諮詢委員、清華大學名譽研究員、南開大學榮譽教授、西南交通大學客座教授、東北師範大學榮譽教授、湘潭大學榮譽教授、《能仁學報》主編、《中國語文》編輯委員、《中國經學》編輯委員、《人文中國學報》編輯委員、《粵語研究》編輯委員、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》、《南大語言文化學報》顧問委員、《文與哲》顧問兼編審委員、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》學術顧問、香港中國語文學會副主席、安子介基金管理委員會主席、中國語言學會常務理事、中國文字學會常務理事、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理事、香港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博物館名譽顧問、紀念黃世仲基金會榮譽顧問、中山大學芙蘭獎評審委員。專著有《中國語文論稿》、《文字訓詁叢稿》、《左傳學論集》、《勉齋小學論叢》等。

華瑋(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兼學部主任、人文學科研究所副所長、明清研究中心主任)
  •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比較文學博士。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兼學部主任、人文學科研究所副所長、明清研究中心主任。著有《明清婦女之戲曲創作與批評》。編有《崑曲 ‧春三二月天 ── 面對世界的崑曲與牡丹亭》。另發表論文有〈唱一個殘夢到黃粱──論《邯鄲夢》的飲食和語言〉、〈慾望與華夷的嬉戲──清代戲曲家吳震生的另類喜劇〉等。

黃敏浩(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副教授)
  •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副教授。研究範疇專於中國哲學,包括儒家、道家及中國佛教哲學,於宋明及當代儒學尤富心得。著有《劉宗周及其慎獨哲學》,另發表儒、釋、道思想相關論文多篇。近年集中於王船山哲學及其易學思想研究。

詹杭倫(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)
  • 1954年12月出生於浙江杭州市,籍貫四川榮縣。西華師範大學文學學士,四川師範大學文學碩士,香港浸會大學哲學博士。現任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副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。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、四川師範大學教授、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、臺灣成功大學中文系訪問教授,臺灣逢甲大學中文系、明道管理學院中文系客座教授。 
  • 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古代詩學、辭賦學、中國文藝理論、中西比較詩學、中國傳統家庭教育。已出版學術專著十部,包括有《金代文學思想史》,《金代文學史》、《雨村賦話校證》、《李調元學譜》、《清代賦論研究》、《方回的唐宋律詩學》、《清代律賦新探》、《唐宋賦學研究》、《唐宋賦學新探》、《劉若愚:融匯中西詩學之路》、《中國文學審美命題研究》。另編著有《華夏家書》、《華夏家訓》、《華夏教子詩詞》、《華夏女子庭訓》、《國學通論講義》等,並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。 

董就雄(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一級導師、《文學論衡》編委)
  • 廣東南海人。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文學士,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,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哲學博士。現任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一級導師、《文學論衡》編委。曾任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導師、香港公開大學導師、嶺南大學社區學院助理講師。主要從事遺民詩、嶺南詩、明清詩話、中韓詩話、詩歌鑒賞與作法等古典文學範疇研究。雅好古典詩詞創作,為浸會大學古典詩社「璞社」成員,零五年在城市大學組織古典詩社「新松詩社」,雅集至今未輟。著有《聽車廬詩草》、《屈大均詩學研究》。編有《荊山玉屑三編》、《新松詩集》(合編)等。

葉錦明(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副教授)
  •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,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副教授。主要教授語言哲學、思考方法學、道家與道教哲學。著作有〈禪宗教引方法析論-評鈴木大拙的分類架構〉、〈圖靈機功能主義與道教全真派的心靈觀〉,以及《邏輯方法與名辯哲學》等。

劉衛林(香港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、新亞研究所兼任文學副教授、國立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研究員)
  •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文學士及哲學碩士,香港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。新亞研究所兼任文學副教授、香港能仁書院哲學系暨佛學研究中心兼任副教授,現任教於香港城市大學。專治唐宋詩學,又從事古典詩詞及散文創作。多年來一直擔任國立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研究員,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中文評審顧問委員會委員,香港中文大學、中山大學、成功大學、澳門大學聯合主辦粵港澳臺大學生詩詞大賽評判,全港青年學藝比賽中文寫作、中文詩創作、對聯、古典詩詞朗誦等比賽項目評判,香港學校音樂及朗誦協會舉辦香港學校音樂及朗誦節評判,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舉辦全港詩詞創作比賽評判,又為該署轄下香港公共圖書館推廣活動組主持詩詞創作講座。出版著作除有《詩學概說》、《詞學概說》、《唐詩》、《宋詩》、《宋刊劉禹錫文集版本研究》等專著外,更與本地學者合編《香港名家近體詩選》及《香港所藏古籍書目》,並曾發表學術論文五十餘篇。歷年創作詩詞及散文等作品,散見於本地刊物《嶺雅》、《城大文學》、《大學時代》、《素葉文學》、《學文》、《察看.城市的顏色》,及廣州詩社所編詩刊《詩詞》,四川東坡詩社所編詩刊《遠景》之內。

鄺龑子(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及翻譯系教授)
  • 香港大學英文及比較文學系文學士、哲學碩士,牛津大學英文系哲學碩士,耶魯大學東亞語言及文學系文學碩士、哲學博士。曾在美國執教大學七年,現任嶺南大學中文系及翻譯系教授。曾獲嶺南大學優異研究獎及優異教學獎。學術論著包括「Tao Qian and the Chinese Poetic Tradition、Women Writers of Traditional China (associate editor and translator)」 和探討古典文學、比較文學及文學翻譯的中英文論文多種。又著有散文集《煙雨閒燈》,詩詞集《水雲詩草》、《春花集》、《秋月集》、《默絃詩草》、《夏木集》、《婉雯詩草》、《曉嵐詩草》、《冬青集》、《九思林》、《小千界》、《伯仲之間》、《十二霞峰》、《一日三秋》、《七雙河》、《淡影乾坤》及《莫愁湖畔》等。翻譯包括《徐嘉煬畫集》中之畫題及詩文翻譯等。

法律顧問
鄧永雄古松

l      曾就讀於台灣、英國及香港大學。前律政司首位總法庭檢控主任,負責全港裁判法院刑事檢控工作。現為多個 公共文化團體顧問,大學高級研究員及兼任教授。專注法律與文學的研究,經常應邀赴兩岸大學講授「法律與文學」,是兩岸四地首批研究該範疇學者之一。已出版詩詞集包括《庭裡庭外》、《咫尺天涯》、《無限思量》等。